Wednesday, May 14, 2008

5·12,殇

2008,当举国为这个带着“吉祥”数字的年份兴奋膨胀的时候,灾难却一次又一次的当头袭来。有网友说:天灾和人祸总是在比赛,看谁将赢得祖国的未来。这多事之秋的年月啊,谁来抚平黎民百姓的心?

感谢互联网,让我在地震发生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就知道消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去联系自己可能在震区范围的亲人朋友。可除此之外又能做什么呢?随后视讯网路上铺天盖地的报道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揪心疼痛,一次又一次泪水盈框。看到一张孩子们尸体浮在水面的图片让我想起被污染河水里成片翻着白肚的鱼,一样鲜活而又一样脆弱的生命……

我不知道这次地震跟西部河流上越来越多的水库电站有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毕竟,地震对人类来说依然是未解的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的多的校舍抗震性如此之差,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况且这次还是7.8级的大地震。但,我知道,现在已经有一万两千多个生命离开我们,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我也知道,现在不是问责的时候,救人比什么都要紧!

5月13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午,快餐店,CCTV,曾主持过焦点访谈的女主播正现场连线一个好像是四川军区司令员的,主持人问现在部队开进到哪里了,那家伙官腔十足答非所问的讲了一堆废话,后来主持人不得不打断又问了一遍,在一连串又是“马上”又是“迅速”的形容词之后,才听明白道路被破坏的厉害,部队还没进入重灾区……,看得我恨不得掀桌子,气死我了都。这时候民众最需要不是官话套话,不是煽情,不是自唱自和般对救灾行动的夸大宣传,而是灾情的真实情况和最及时的讯息。当然,官员官媒们已经习惯了拿腔捏调,此刻苛求太多也没用。毕竟,对于正受灾当中的人来讲,政府和部队才是最急需的。

2008,我祈祷,中国,平安!

>> 阅读全文……

Monday, May 05, 2008

孔雀珠玉(三)

看到孔雀的留言我很意外,网络这东西真的是很有意思,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节点竟可以因此而有联系。或许在生活中大家属于完全不同的圈子,但在按键屏幕输入输出的世界里却可以给彼此以感动。我相信,网络所谓虚拟的世界只是卸去伪装后的现实,它甚至比现实更真。只是因为谁都无法躲开真实世界的俗定陈规,甚至不得不把自已藏在各色伪装的壳子里…… 所以,很多人辗转在两个世界之间,寻找出口,释放自己。有网友说我们信仰互联网,如此说来也不无道理。

我做了个和孔雀相同的动作——搜索她的名字。原来,在我接触她的文字之前孔雀珠玉早已是网络上一个有着不小名气的ID。我用两天的时间阅读她早前的文章,那些干净、真切、总带有丝丝伤感的文字也陪我度过与往不同的两天。还证实了一点,原来铜川真是孙少平当年打工的地方!

不可否认,我喜欢看孔雀这样的文字。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喜欢带有些许伤感味道的东西,就像我喜欢听《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nocturne》之类的音乐。看孔雀记录的弥留系列时从她的博客中听到《再见,二十世纪》,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上班得闲就听,晚上带上耳机关了显示器在黑暗中一遍又一遍的听。五一前,朋友推荐一曲《琵琶语》,而此刻在我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在一遍遍听着的也正是这曲琵琶语。似乎只有这些带着淡淡忧伤的音乐和文字才能触动自己内心,才能柔软心里的木然和刚硬。

常有这样的经历,心有感动,想写点什么,之后却往往不了了之,事后想来一是因为懒惰,再者就是很多事情或是感觉时过境迁回头再看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了。孔雀笔下的人物和城市真实、生动、富于感情,我在想,写出这样的文字需要的应该不仅仅是才情和耐性吧,恐怕更需要一颗敏感细腻而又经得住寂寞的心!

在网上找到几篇她早前的文字,都是05年~06年以前的,散落在各处。个人习惯,我先是贴在记事本里阅读,后来感觉值得收藏就存放在Google Docs里,还方便共享好推荐给朋友看,都整理在下面了:

抚平我的城市地图
在一米阳光里柔软——丽江日记
面 孔——我的女朋友们
我的海南

PS.: 发现城市地图系列在孔雀的新浪博客里面有,不过,Google Docs干净清爽的界面似乎更适合阅读这些文字。:)

>> 阅读全文……

Tuesday, March 25, 2008

转贴:马英九/谢长廷选后感言

且不说政治本身如何如何,单看马谢二人的感言就叫loolee对海那边的同胞好生羡慕……

【馬英九勝選感言】

現在我向大家報告開票結果統計,我與蕭萬長先生,得票已經超過一半,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的總統、副總統。

我要強調的是,這一次選舉的結果不是我們馬蕭個人的勝利,也不是國民黨一個黨的勝利,是全體台灣人民的勝利。這是台灣所有希望求新求變、期望開放改革、期望和諧向前行的人民共同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我們完成了台灣歷史上第四次的公民直接總統選舉,在平和的情況下落幕,代表著我們的民主政治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從選舉的結果可以看得出來,台灣人民的心聲是什麼:台灣人民希望政府清廉,不要貪腐;台灣人民希望經濟繁榮,不要蕭條;台灣人民希望政治安定,不要內鬥;台灣人民希望族群和諧,不要撕裂;台灣人民希望兩岸和平,不要戰爭。

過去一段時間,我從南到北,訪問了260多個鄉鎮市,接觸到50萬民眾。我深深地感覺到,台灣人民的要求並不多,我們只希望能夠過安定和平的日子,生活要過得好,而且最重要的,我們要能夠維持,台灣之所以成爲台灣的核心價值,就是善良、堅忍、包容、勤奮,刻苦。

這8年來,台灣人民對政治感到厭煩,對口水戰感到痛憤,但是有一些期望,藍綠卻都是一樣的。台灣人民並不希望大富大貴,但有他們有權力要求不要過苦日子。台灣已經是一個民主社會,人民之間對政治的看法或許並不相同,彼此也批評,但是每一個人都會同意的是,我們不能再原地踏步,不能在空轉內耗下去了。所以,我們認為,只有改變台灣才有希望,只有改變人民才有機會。

我向大家報告,人民的聲音我們聽見了,我們雖然是勝選,但是更重要的,我們心裏了解到,這是一個重大責任的承擔,我們必須要把人們的付託,變成政策、變成施政,才能夠回報大家對我們的支持。

1月12日的立法委員選舉,我們拿到了2/3的席位,今天在總統大選,我們又能過半,這代表人民支持我們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看法,這代表著蕭院長和我出來參選,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我們知道,我們肩上的重擔,不是千斤,而是万斤,請各位放心,我們就任之後,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把我們提出來的中央地方的各項政策、工作預算,盡快推動,徹底落實,一定要貫徹到底。所以,選舉的結束,只是承擔的開始,選舉的結束,也是改革的開始,唯有改變,台灣才有希望,唯有改變,人民才有機會。

我要在這裡,向我的競爭對手說兩句話:謝長廷先生、蘇貞昌先生、他們的競選團隊,還有支持者,都要向他們致意。這次選舉,大家當然有許多的批評,有許多火花,但是我們從來不敢忽視民進黨在過去幾年當中,對於台灣民主、台灣進步的貢獻,也許我們看法有不同,但是我們至少完成了台灣史上第四次的 總統直選,讓總統選舉能夠在基本平和的情況下落幕,完成了台灣民主政治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覺得不論輸贏如何,我們應該同感驕傲。民主自由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我們生活在其中,平常也許感覺不到,但是一旦到了關鍵時刻,民主自由展現的力量是很大的。我們今天晚上開票的過程,全世界、亞洲,全部都在轉播,大家都在關心,為什麼,因為華人世界,只有台灣,能夠在民主的發展上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我們的民主,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還有許多必須要排除的缺點,但是,幾千年來的華人社會,只有台灣能夠在這麼小的地方,卻走的這麼遠。民主自由是台灣最核心的價值,蕭院長和我都願意以我們最大的力量來捍衛。

我們5月20日執政之後,一定努力爭取民進黨以及其他在野黨派的合作與支持,共同會為台灣的前途打拼。我要在這裡承諾,謝先生提出來一共19 項的重要政見,我們也會把它作為未來施政的重要財產,我一定會傾聽人民的聲音,尊重在野黨的意見,保障獨立機關的運作,維持社會中堅的力量,推動陽光政策,讓台灣繼續在民主的大道上前進,我保證上任後一定身體力行。

各位鄉親,選舉只是一時的,但是人民的福祉、社會的安定、國家的前途卻是永久的,選舉只是決定這四年內由誰來管理這個政府,我們不必過渡的看待,還是應該想到選舉的結束,就是執政的開始。選舉的本質是政治性的,會衝突對立,執政之後是行政性的,我們不會因為有500多萬人沒有投票給我們,就不照顧他們,他們都是我們的人民,我們一定會一視同仁,不分黨派的照顧。

我們向大家保證,執政之後的國民黨,會從感恩出發,從謙卑做起,我們會努力的傾聽人們的心聲,我們在野8年,非常能感受到人民對現狀的不滿,我們會把他們的心聲,當作我們執政的最主要的依據,我們會勇敢的檢討,我們會努力地把我們的社會改得更好。

蕭院長和我執政之後,一定努力以身作則,讓所有的孩子們看到一些正面的示範,讓孩子們不會跟我們學著變壞,這是我們政治人物應該做的正面示範。

和平競爭,將來會是政黨的常態,在此我要感謝支持我的民眾,給我們一個機會,讓台灣能夠大步向前邁進,我跟蕭院長一定儘快達到各位的期待,特別感謝各地競選的幹部,感謝國民黨所有黨部的同仁,感謝警察同仁、維安人員,感謝各位鄉親。

【謝長廷敗選感言】
台灣人民已經用選票做出決定,我們接受敗選的事實。我們在這裡,要恭喜馬英九先生跟蕭萬長先生。

很遺憾,民主進步黨這一次的表現不如預期,我們辜負人民的期待,在此我應該也願意負起最大的責任。我在這裡也要呼籲民主進步黨的支持者,冷靜面對這樣的結果。
民主包括結果、也包括過程,過程難免有爭議,但是我們接受,不要再有抗爭,讓我們的社會非常迅速地能夠修補因為選舉所留下來的裂痕,讓我們的人民能夠很快地生活在愛與信任的環境裡面。

我們選舉失敗,但是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祖先留下來的民主的火種,不能熄滅,我們要轉失望為動力,守護台灣的民主。我相信所有民主進步黨的同志都會謙卑、反省,但是身為候選人,我要承擔較大的責任。

我除了會兌現對敗選的一切承諾外,也將持續守護民主、守護台灣,我的生命屬於台灣,捨此無處可去,這是我個人的挫折,不是台灣主體性的倒退,是民主的結果,不是民主的失敗。

我要感謝這次選舉過程中辛苦的同志、幹部,還有志工,這段時間的付出跟辛苦。我不會忘記316擊掌每一雙溫暖的手、我們心中的感動,我們將永遠保留這樣的熱愛,愛我們的台灣、愛我們的土地、愛我們的國家。

我再次重申,選舉是我個人的失敗,不是台灣的失敗。今天不要為我哭泣,聚集我們的力量,繼續熱愛台灣。

台灣的發展從來就不是順風而行,風愈大我們愈要走,我們要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衷心地為台灣祝福,我們相信人民,也相信台灣。

再一次,我代表所有競選團隊的幹部,為我們辜負大家的期待,為這一次的敗選,深深地向大家表示我的歉意。

>> 阅读全文……

Wednesday, March 05, 2008

贴图:有道的幽默

>> 阅读全文……

Friday, January 18, 2008

孔雀珠玉(续)

弥留(9)

记得多年前看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时,谈到中国人的国民性时,他说中国人是极其幽默的,最能体现中国人幽默感的地方就是他们对待葬礼的态度,他们吹吹打打,大吃大喝。如果不看那一片白色的孝服和一口棺材,人们很难区分出这到底是丧事还是喜事。这幽默感,我在父亲丧事后的宴会中完全感受到了。
┈┈┈┈┈┈┈┈┈┈Update ┈┈┈┈┈┈┈┈┈┈

弥留(10)(结束篇)
我记得上大学时,那个老得象龙虾的法国外教JEAN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ca va ou ca ne va pas la vie continue(好也罢,坏也罢,生活总要继续)"我永远记得这句话,我把它教给我的很多学生,我对他们说:“你们要记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不论你失去什么或者你遭遇了多么大的不幸,你的生活还要继续,而且还要更好。”
· · · · · ·
我不停地举着相机,为软颤颤的小狗们和狗妈妈照一张全家福,这些初来人世不久的小生命让我如此喜悦,那一刻,忽然觉得内心变得很松很轻,那么多天来,第一次,我在阳光下大笑了。

>> 阅读全文……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孔雀珠玉

孔雀珠玉,在07年底到08年初的这段时间里我对她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全国人民的胳肢窝(王冉语)——08奥运,这个比较很无聊,若不是无处不在的造势我几时主动关注过奥运?!孔雀珠玉(后简称孔雀)只是她在新浪Blog上用的网名,我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她愿意公开的内容:现居深圳;法语教师,自由职业者;美食、音乐、独自出行爱好者。再有就是她的家乡应该是陕西铜川,能记住铜川还是因路遥的缘故,《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好像就是在那里打工的。

这世界很有意思,萍水相逢仅一面之缘的人甚至是互联网上一个虚拟的ID都能给人以真实和感动,很多相识多年被冠以各种称谓关系的人却只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前者即便是在多年以后的记忆里也能找到当初的质感和温度,而后者可能早已成为无法找寻的符号。

对我而言,孔雀属于前一类。父亲病重,她从深圳赶回,几天后返深处理了工作上的事就再次回到父亲身边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后时间,她在Blog上记录着父亲弥留中的痛苦和自己的世界,我想大多数人面对类似情况心里都会压憋着许多东西,孔雀把它们变成文字,也许对她而言这是最好的发泄方式,那么多的痛楚总需要个释放的出口啊!也正是这文字一次又一次的触动着我内心,每天打开Google reader都会先看看有没有她的更新。

有机会看到这篇Blog的你一定找时间去看看孔雀下面的文字,不像我的推荐这般矫情,她在真实而又真切的刻录着生离死别。当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不自觉的以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追名逐利、奔波忙碌时,也许只有这种真实能让人驻足片刻去想想自己是不是已走的太远……

2007年12月1日:明天回家2007年12月8日:生离死别弥留(1) 弥留(2)弥留(3)弥留(4)弥留(5)走了弥留(6)弥留(7)弥留(8)
过程中,我常看着看着就眼泪打转想流下来,人都有会死的一天,我们爱着的亲人会,我们自己也会,孔雀记录的关于死亡的细节一次次的刺痛着我,仿佛亲历。爷爷死于胃癌,我正上中学,两周才回一次家,只是听父母说他吃什么吐什么,最后吐出来的都是血,请假回去时爷爷已躺在灵堂的床上,脸上盖着白纸;之后不久,奶奶偏瘫加重卧床不起,到后来惭渐神智不清,躺在屋里一会哭一会闹,把能想起的故去的还在的亲人骂了又夸,我还记得和父亲一起照顾奶奶小解时几乎不敢相信奶奶的身体竟有那么重!六年前,父亲出事时我在离家几千里外正面临毕业找工作,家人都没敢告诉我,等我知道的时候父亲已入土半年。几个亲人的最后时间我都不在身边,无法想象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会是怎样的心情!

孔雀提到葬礼上的“哭”和“唯独死者的亲人成了旁观者”让我想起自己的不肖,家乡有习俗亲人过世后要行周年祭祀,头周年、两周年、三周年,其中以三周年最为重要和隆重。在父亲的周年祭日上我哭不出声音,旁边的亲戚邻居不住的小声的劝戒:“周,你要哭出声啊!没哭声给外人看见可丑!旁人会笑话咱孝子不孝的!”我何尝不想放声大哭,但身体似乎堵气一般,怎么也哭不出来,只是低头泪流不止,机械的随着长老的一声声口令跪了又起起了又跪…… 在回乡列车上看过写有父亲去世消息的信后我哭过,走进家门看见母亲和哥哥脸上的悲伤我哭过,在父亲长出蒿草的坟茔前我哭过,父亲健在的时候曾跟他对着干我已经不孝了,父亲最后的时间没能送终我已经不孝了,还需要用歌唱一般的哭声去证明我的孝顺么!还有母亲,好不容易从丧夫的痛苦中缓解出来又要把她拉回去?祭祀变成给外人观看的表演,揭开死者亲人的伤疤,我怀疑这样的祭祀形式。

信主后我很赞同基督里对死的态度和纪念方式,死其实是生命的开始,而生者最需要的是更好的活下去。被孔雀感动触及记忆竟无法收口,就此打住。最后,衷心祈愿孔雀早日走出阴霾重返阳光,灿灿烂烂的活出越来越美丽的自己!

>> 阅读全文……

Saturday, January 12, 2008

十年

办信用卡时被提醒身份证快过期,仔细一看,可不是——十年有效期到这月底就满了。

十年,一直感觉应该是一段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而今却像做戏一样,镜头一转,已然而然。

>> 阅读全文……